「貧窮說」主頁一起市集一起扶貧一起聆聽公司參與捐款支持扶貧工作
一個,可以做一點點。
一起,我們有更大的扶貧力量。
「貧窮說.一起市集」以「Together Empower!」為主題,代表樂施會與夥伴團體一起結合力量,讓基層街坊展現才華與潛能!貧窮問題複雜而多樣,扶貧方式亦不只一種,一起為貧窮人建立面對逆境的能力,這樣的扶貧效果才持久深遠。
今次市集由樂施會與八間合作夥伴一同參與,參與夥伴包括(排名不分先後):Eldpathy 歷耆者、Wedo Global 愛同行、成長遊戲室、民社服務中心、清潔工人職工會、東涌社區發展陣線、縫補寶康健服裝、童年時期有限公司。
了解樂施會與合作夥伴的扶貧項目:

樂施會
樂施會是國際扶貧機構,在世界各地以全面的「綜合項目手法」,透過政策倡議、社區扶貧及人道救援服務,三管齊下,長遠推動弱勢社群發展所長,以恢復生計。樂施會與貧窮人、弱勢社群和夥伴團體攜手合作,並透過發展項目及公眾教育,消除導致貧窮的不公義現象,共建無窮世界。
- 屢獲殊榮的樂施會原創教育繪本系列
繪本包括:《風吹過,粟米田》、《妖怪吃掉我的家》、《神奇小盒子》、《最好的發明》、《兩個花旦》、《新年怎會不快樂》 - 樂施會原創「世界小小公民」教育桌遊《小農總動員》
- 「世界小小公民」學習包「劏房FOTOMO」及「世界貧富天秤」

成長遊戲室透過參與「扶貧Grant注組」社創扶貧培訓計劃認識樂施會,並與樂施會合力推行「玩具創造者計劃」,透過玩具創造課程,協助成績較弱的基層小學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 透過玩具創造課程,協助成績較弱的四至六年級基層小學生,培養想像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等對成長關鍵的能力,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強項及優勢,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 透過玩具發明任務、發布會,並將兒童的發明結集成書出版,讓這群基層小學生的潛能被家長、老師以至社會大眾看見,建立大人對小朋友的欣賞與認同
- 自家研發、環保再生玩具 DIY KIT(扭蛋機、推銀機、籃球機等)
結合「善用廢物」、「自主創作」、「環保回收」三大特色,由小朋友自己創作設計,製作過程中學習解難,並促成親子合作。

樂施會與WEDO GLOBAL合力推行「多元文化公眾教育計劃」,由少數族裔青年文化大使帶領參加者走入少數族裔居住的社區,分享在港成長生活的挑戰,增進參加者對居港少數族裔的交流與認識。
- 一系列多元化教育活動,包括社區考察、「遊戲遊南亞」、真人圖書館等,藉以認識少數族裔人士的生活面貌,以及他們面對的種種挑戰
- 培訓少數族裔青年文化大使擔任導師,親自帶領文化體驗活動,讓參加者直接接觸少數族裔青年,讓大家深入了解,增進文化知識
- 增加參加者對香港南亞少數族裔的接觸機會與認識,引發大家思考可以如何幫助少數族裔尤其是基層人士改善生活處境
- We Mask Cover 可重用布口罩
由本地基層少數族裔婦女縫製,採用「印度手工拓印*」(Indian Block Print)布料或藍染布料製成,融入了獨特的工藝,提供多款圖案選擇 - WeBand手工印染布料髮帶
把We Mask Cover 製作 過程中的剩餘布料升級再造,變身成為時尚WeBand 髮帶 - 多元文化兒童繪本《MeowMeow不見了!》

樂施會與民社合力推行「窮.達人」- 社區關懷貧窮教育計劃,透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如街市剩菜回收體驗、社區探訪、基層婦女及長者真人圖書館等)改變社會對貧窮的負面標籤,增加公眾對貧窮的理解及同理心。
- 一系列教育活動,包括街市剩菜回收體驗、社區探訪和真人圖書館,改變社會對貧窮的負面標籤,增加公眾對貧窮的理解,建立對弱勢的同理心
- 邀請基層長者和婦女參加培訓,並由他們親自參與真人圖書館活動,透過分享個人經驗,帶領參加者了解基層長者及家庭照顧者如住屋、食物、生活、社交、醫療等方面的開支,切身地感受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 兒童劇場培訓班及演出,培養基層兒童的創意、溝通、表演等技能,並讓他們將心聲和面對的處境,透過公開演出讓公眾理解
- 手工鈎織產品(收納包、頭飾、杯墊、收納筐)
- 手工布製產品(口罩收納袋、M巾袋、頭飾)
- 婦女手作玻璃杯裝香薰蠟燭
- 手作珠仔匙扣及擺件
- 手工香包、蚊香包

樂施會與清潔工人職工會合力推行「監察政府外判制度及清潔工人在疫情下的就業保障倡議計劃」,促使改善外判清潔工人的工作環境及職安保障。
- 跟進疫情下清潔工人的處境及人手問題,並倡議擴大「防疫抗疫基金」津貼至未受保障的清潔工種
- 監察及跟進政府外判清潔員工的裝備問題,倡議加強惡劣天氣下清潔工人的職安健保障,以及向工人進行宣傳教育
- 推動更多界別的團體共同倡議改善外判清潔工人的工作環境,建設工人友善的垃圾站
- 成立「少數族裔清潔工人職工會」,加強少數族裔工友的領袖培訓,以及擴大少數族裔工友的網絡
- 手工製環保清潔產品
多用途清潔液、洗手泡泡、洗衣粉、茶籽洗碗液(以回收煮食油製作) - 天然個人護理產品
天然唇膏、香茅蚊膏、防敏紫草膏、潔膚竹炭梘、防敏紫草梘、橄欖油潔膚梘 - 碎布升級再造產品(如手袋、萬用袋、飯盒袋、遮袋、牆紙袋、文件袋)
.png)
樂施會與東涌社區發展陣線合力推行「墟市政策倡議計劃」,透過統籌墟市擺檔,為基層檔主提供較穩定的收入及就業機會;並研究推動政府在全港不同地區設立社區墟市。
- 透過統籌「香港墟市節2022-2023」、「新屋邨墟」及「小店墟市區」,連結地區組織、低收入人士/基層人士、屋邨居民、小店等學習籌辦墟市、參與擺檔,活化社區,善用空間,為基層檔主提供較穩定的收入及就業機會
- 透過研究調查、倡議、組織工作,加強地區居民對墟市發展的關注並表達意見,遊說政府及相關團體支持為社區墟市發展
- 《土作坊》有機花生糖、芝麻糖、腰果糖、有機薑餅等
由地區基層街坊婦女製作,原料來自本地農場 - 《友里生產線》布藝及鈎冷製品
由荃灣區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婦女設計和製作,是婦女們同心合力的成果 - 婦女自製鈎冷產品
樂施會與童年時期合力推行「靜觀媽媽:社區互助培訓計劃」,透過為基層婦女提供靜觀培訓,讓她們成為靜觀體驗活動的初級導師,賺取收入同時提高自信心;婦女導師亦會為基層兒童舉辦靜觀體驗活動,協助基層兒童提升專注力、應對壓力及建立抗逆力。
- 透過為基層婦女提供靜觀培訓,包括伸展、呼吸、放鬆等練習,亦透過生活化的靜觀練習、靜觀日記及以拍照記錄靜觀修習之旅,培養她們活在當下的靜觀態度。亦學習帶領靜觀體驗活動的技巧
- 婦女導師將靜觀帶入學校及社區,並為基層兒童舉辦靜觀體驗活動,讓兒童從小增強心理衛生知識,協助他們應對壓力。婦女除了能發展技能賺取收入外,亦能使她們有尊嚴地工作,幫助別人,同時有益身心,提高自信心
- 《靜觀媽媽》靜觀瓶材料包
深受小朋友歡迎,同時讓孩子透過手作整理思緒,學習靜心觀察,專注當下 - 靜觀媽媽明信片、押花相架擺設
- 《靜觀媽媽》計劃填色畫框材料包
- 手作「大腸圈」髪飾、手勾髪夾
- 三代人共同手製手工布袋

縫補寶透過參與「扶貧Grant注組」社創扶貧培訓計劃認識樂施會,並與樂施會合力推行「車衣特工隊」計劃,培育義工以到戶服務為基層長者客製生活用品或康健服裝,增強其社會網絡。
- 培育一群有能力、熱心理解長者貧窮、願意關顧基層長者生活上及心靈上的需要、並且持續在社區服務長者的義工
- 透過到戶服務為有需要的基層長者客製生活用品或康健服裝,讓基層長者能輕鬆解決生活疑難,同時增強社會網絡
- 本地設計及生產康健服裝
(全護理上衣、全護理褲、尿袋褲、防撕片褲、連身衣、防抓手襪、防滑帶、腳腫鞋、輪椅坐墊套、輪椅雨衣等)- 女裝夏日清爽上衣(前開BB魔術貼):適合舉手及伸展困難人士/中風或柏金遜症人士/關節退化人士使用
- 尿袋褲:產品設計特別寛鬆,讓尿袋可隱藏褲內
- 女裝夏日清爽上衣(前開BB魔術貼):適合舉手及伸展困難人士/中風或柏金遜症人士/關節退化人士使用
.png)
樂施會與歷耆者合力推行「長者貧窮體驗教育計劃」,凝聚不同社會階層及背景的長者及公眾人士,共同關心長者的權益。
- 透過長者導師訓練及組織基層長者導師參與不同的公眾活動,與長者分析與他們自身有關的政策及當中的利弊,凝聚不同社會階層及背景的長者導師,共同關心長者的權益,裝備他們參與社區
- 在長者導師協助帶領之下,參加者以不同形式的體驗活動,體驗和了解基層長者的日常生活,引導參加者深入思考基層長者的經濟需要及對政策的期望
- 隨行傘
專為長者友善設計的可調節安穩隨行傘,既為長者的助行工具,更鼓勵年輕家人藉此表達對長輩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