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莊的氣候韌性農業發展之路 - 氣候適應 - 樂施會在中國內地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王金莊的氣候韌性農業發展之路

王金莊的氣候韌性農業發展之路

王金莊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是一個傳統農村社區,按2021年的統計數據,人均年收入6,800元,農業是當中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頻發,嚴重影響當地的農業生產和村民生計。例如2016年、2019年和2021年發生暴雨或洪水,導致房子損毀、農田被淹;持續的乾旱或低溫也愈加常見,導致當地農業産量大降,影響村民的收入和生活。

自2019年,樂施會在王金莊培育村民自組織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支持村民保育本地傳統農業品種及培育氣候韌性強的品種,以提高當地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建立種子銀行,保護與傳承傳統品種

Farmers carefully pour seeds into the farm machiner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spring sowing season.

王金莊的農民小心翼翼地把種子倒在農機裡,準備春天播種。


2019年11月,王金莊建立起社區種子銀行,對 171 個本地傳統品種進行品種鑒定、育種試驗、提純復壯、對外交換及銷售。種子銀行由村民組成的小組管理,他們共同定出管理機制。王金莊每年會挑選適合本地氣候的種子播種到田裡,通過活態保育保持這些傳統品種的活力。在氣候變化下,種類豐富而又生機勃勃的農作物品種,能為當地農業生物多樣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The Wangjinzhuang Farmers' Seed Bank

王金莊的社區種子銀行

 

推廣生態友好農業,改善生產及銷售流程

現時,樂施會繼續支持王金莊推動生態友好農業,並建立社區天然堆肥場,以驢糞為原料生產天然肥料。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社區已進行了3次堆肥,共計生產約58.8噸的天然肥料。

梯田協會的成員也善用樂施會的資源和網絡,外出交流,連繫科研人員、政府代表、消費者、社會組織等相關群體,開展一系列生態農業宣傳和銷售活動,包括2024年年初在當地舉辦的梯田小米美食文化節及梯田文化宣傳活動,推廣本土特色的農家產品及旱作梯田耕作文化;以及參加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面向消費力較强勁、對生態農業興趣較濃的城市消費者,宣傳其生態有機農產品。

通過保育傳統品種、推廣氣候韌性較強的農作物、發展生態友好農業、連接宣傳銷售流程等多元措施,王金莊已在應對氣候變化、改善村民生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隨著項目開展,王金莊的經驗定能為其他農村社區應對氣候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經驗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