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13年1月22日

馬里衝突升級 難民處境惡化

國際人道救援及發展機構樂施會警告,隨著馬里衝突升級,除非救援組織的運作方式有明顯轉變,否則對14萬7千名馬里難民的救援工作,將不勝負荷。

樂施會對去年逃離家園並寄居鄰國的馬里難民所面對的狀況極表關注。救援組織已竭力為難民提供基本需要,但有份接收難民的鄰國社區,正胼手胝足應付糧食短缺及去年旱災及糧食危機帶來的影響,大量難民湧入無疑令當地人民百上加斤。

樂施會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隨著局勢升溫,包括控制北部的武裝部隊的挑釁行動,法國及馬里武裝部隊最近的介入,以及聯合國授權由非洲國家主導的干預部隊AFISMA的部署行動,數以十萬計原已陷入窘境的馬里人,情況將更形嚴峻。

自去年一月以來,逾14萬7千名平民逃出馬里北部,到鄰近國家如布基納法索、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尋求庇護。樂施會報告《馬里衝突中的難民﹕回應危機加劇》指出,馬里難民正面對一連串的威脅,包括被穿越馬里北部的武裝部隊強制徵召。即使在近日衝突加劇之前,鄰國的安全狀況愈趨惡化,令難民及本國人民陷入危險之中。在最近爆發戰鬥期間,馬里南部有數以千計的流離失所者(去年另有接近22萬名流離失所者);來自北部的資訊有限,意味著可能有更多離開家園的人,仍滯留在武裝部隊所控制的馬里境內。

「在過去將近一年,救援組織致力在四個環境極為艱難的國家,為數以萬計的人提供援助,以解決其需要。當務之急,是確保能夠繼續為一無所有的人提供援助。」樂施會西非地區項目總監Mamadou Biteye說:「我們促請馬里的鄰近國家,繼續開放邊境,為難民提供安全庇護,而聯合國亦要展示所需的領導力,以處理因衝突而對難民及接收國造成的影響。」

樂施會同時指出過去數月回應這場危機困難重重。儘管接收國政府及社區,以及人道救援組織已為難民提供必要援助,但擴展工作進展緩慢,原因包括後勤方面的挑戰,開展工作的當地人道救援組織缺乏處理難民緊急狀況的經驗,以及聯合國難民署在早期回應危機時在當地的投入不大。樂施會的報告指出,馬里北部衝突發生接近一年,但「基本需要還未完全解決,特別是營養、保護及教育方面。」

「在薩赫勒地區開展重大的難民工作十分困難,若有大量難民湧進毛里塔尼亞、布基納法索及尼日爾,情況顯然將更艱難。與此同時,那些無法逃離馬里的人也需要救命的援助,而那些身陷衝突的人,也盼望我們能夠進入他們所在的地方。」負責撰寫報告的Caroline Baudot說。

報告強調,部分難民營的兒童營養不良率,已高出世界衛生組織所定下的15%警戒線。例如,在尼日爾,五歲以下小童的營養不良率是21%。樂施會表示,在可能爆發的難民潮前,救援組織須快速調節項目,以更好地支援接收社區及以放牧維生的難民﹕他們所攜帶的大批牲畜令本已資源緊絀的接收社區,增添壓力,也引發雙方的緊張關係。報告稱,在部分地方,難民人數比接收社區的人數還多,例如在毛里塔尼亞的巴西庫努城,有約4萬2千名居民,但附近難民營的難民現在卻達到5萬4千人。

樂施會毛里塔尼亞項目總監Aime Lukelo指出:「人們最希望的是能夠重返家園。但難民都清楚知道,經過數十年的流離失所,除非馬里能達致長久和平,否則他們不能重返家鄉。他們說,造成馬里衝突的真正根源須在他們歸家前獲得解決。」

- 完 -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獨立的國際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消除貧窮以及導致貧窮的不公平狀況。我們在香港以及世界各地以多元方法解決貧窮問題,包括推行社區可持續發展項目、人道救援及災害防治工作、本土及國際政策倡議,以及培育本地青少年的世界公民教育。香港樂施會於1976年成立以來,共於逾70個地區推行扶貧發展及救災工作。香港樂施會亦是樂施會國際聯會的創會成員,聯會成員於94個國家推展扶貧工作。


傳媒查詢,請聯絡:

周玉珠
傳訊幹事
電話:+852 3120-5174
電郵:echoc@oxfa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