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民的气候适应社区行动(下)
跳往主要内容
开始主要内容

专题故事

中国内地2023年1月04日

青海牧民的气候适应社区行动(下)

孔繁强 - 图像

孔繁强

孔繁强 (Billy) 是乐施会中国项目部农村发展与气候政策团队助理经理。Billy是香港注册社工,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从事社会工作30多年,曾投身在前线服务、社工督导、服务设计规划、社工教学、社会及政策研究等工作。Billy近年关心农村发展、社会经济和气候变化;更喜欢探索以集体音乐创作和参与式社区文化活动去推动社区发展。

前言:在「青海牧民的气候适应社区行动」上篇,我提到乐施会在青海省嘉塘草原研究及推动牧民合作参与的草场恢复、管理和可持续运用,强调在相对贫困社区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中,牧民参与的重要性;本文下篇,进一步介绍牧民姊妹们以多元化生计策略应对气候变化。 

去草原考察那天,我们去了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小工坊门前吃午餐,餐后姊妹们高兴,说一起跳跳舞吧,就出去围圈圈跳起来了。我给她们拍照,姊妹就更乐了。

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小工坊门前吃午餐 (摄影:笔者)

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小工坊门前吃午餐 (摄影:笔者)

牧民姊妹们和「山水」人员午餐后一起跳舞 (摄影:笔者)

牧民姊妹们和「山水」人员午餐后一起跳舞 (摄影:笔者)

笔者给姊妹们看她们跳舞的照片 (摄影:胡玮)

笔者给姊妹们看她们跳舞的照片 (摄影:胡玮)

 

这是乐施会准备要支持的一个妇女手工艺合作生产小组。

气候变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贫困社区或弱势社群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原来的生计来源,包括:农耕、养殖、捕渔、野外采摘等,又或者是到就近的大型农场或城市中去找工作这些生计来源,都有可能因为气候变化而令原有的、或原本是就近的生计来源不保。因此,为相对贫困社区和弱势群体考虑气候适应行动,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计风险,其中一种策略就是把生计来源「多元化」,避免单单依靠一两种生计来源。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下文简称「山水」)是乐施会「牧民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的伙伴。那天,「山水」的工作人员问牧民,除了养牛或出去打工,你们还想到可以发展什么其他的生计来源?妇女们说可以试试做一些有特式的手工艺品。好吧,那我们就一起试试吧!
 

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产品 (摄影:笔者)

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产品 (摄影:笔者)

 

山水的人员正在北京努力地找对应的市场和消费者,产品好不好卖还不知道,但妇女手工艺合作社有一个效果已经发挥出来了。姊妹们说,以前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帐篷里呆着,现在每天都来手工艺小工坊造生产,一大班姊妹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聊个翻天覆地,生活比以前快乐了很多!而且,一起合作生产、互相帮忙提升技术;又聊聊怎样设计、怎样推销、内部要怎样管理和分工,姊妹们觉得自己管理和办事能力都增强了,现在很多生活上的事都有了信心可以管好。

我听着,没说出口心中有了一个期待。是的,只要姊妹们聚在一起,自信心、能力和智慧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很快,她们就会参与更多村子里的社区事务,将来会为牧民社区的公共事务做出更多贡献的。
 

姊妹们每天享受聚在一起的小工坊 (摄影:笔者)

姊妹们每天享受聚在一起的小工坊 (摄影:笔者)

 

乐施会资源不多,相对青海的辽阔,我们做的范围其实非常渺小。但,乐施会和山水都有这个信心,这是一个很合适的牧区气候变化社区行动模式。待我们项目可以看到更扎实的成果和结论,我们会整理好这个经验,推广开去,希望为各地牧民社区、甚至政府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你们也会支持青海姊妹、山水和乐施会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