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暖男闊別感言 - 專題故事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樂施人樂施事2019年7月26日

救災暖男闊別感言

黃文忠 - 圖像

黃文忠

中國項目部人道救援項目質量與能力發展統籌

負責內地人道救援工作的黃文忠,在崗位八年,每次遇上內地天災總是走在最前綫,確保我們的物資可以送到最有需要的災民手上;他又努力在內地和台灣推動國際救災標準,巡迴做培訓,提升救災人員的專業水平。臨別之時,他給同事的信叫我們心頭一暖。


各位親愛的同事,
我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之前一直無法想像自己離開樂施會那一天,不過時間還是把我推到這一天來了,要真切面對這份不捨。

在這裡的八個年頭,我經歷了國內救災機構自汶川地震以後最蓬勃成長的年代。對樂施會這份工作我很有使命感,我很自豪我可以參與推動國內機構和機構內部成長。另外,我也會很懷念跟大家一起工作的日子,同事們的血液裡都共享著機構的價值觀,陪伴夥伴一起成長,對抗不公義,一起攜手創造無窮世界。

自己經歷最多的當然是救災的時刻,從總監到項目同事也是上下一心,想在最短時間之內、最準確地把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在災區總是要找最偏遠、資源最缺乏的地方進行考察,考察完半夜還要發出災情評估報告、撰寫項目建議書、訊息、審批項目等等……無論來自國內哪個辦公室的同事,這種專業性和一致性真的讓我很感動,這些員工都是機構最寶貴的資產。
 

救災現場經常遇上不可預知的危險,曾在前往救災途上遇上山泥傾瀉,有人命喪當場,因此在車廂中也要戴上安全帽。(左為筆者)

救災現場經常遇上不可預知的危險,曾在前往救災途上遇上山泥傾瀉,有人命喪當場,因此在車廂中也要戴上安全帽。(左為筆者)

自己經歷最多的當然是救災的時刻,從總監到項目同事也是上下一心,想在最短時間之內、最準確地把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綠衣為筆者)

自己經歷最多的當然是救災的時刻,從總監到項目同事也是上下一心,想在最短時間之內、最準確地把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綠衣為筆者)

分發救援物資後再回訪,了解災區不同階段的需要,災民對物資的使用。(左一為筆者)

分發救援物資後再回訪,了解災區不同階段的需要,災民對物資的使用。(左一為筆者)

曾在其他國際救援機構工作的我,一直很認同樂施會把發展、災害和倡議結合的工作手法,我們不單社區有需要的人發展脫貧,還要改變結構性的問題,讓更多貧窮人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我也很欣賞機構強調員工參與和發聲的文化,讓同事可以對機構更有歸屬感,在此感謝工會每年舉辦那麼多凝聚同事的活動。除此以外,我也覺得在這裡的同事都比較成熟,我很喜歡跟同事討論工作,可以一同成長,在部門內的會議也是特別著重建設性,開會時經常會聽到要提出具體建議,而不是單單抒發個人感受,或只提出反對聲音。


之前一直聽說樂施會的同事很專業,到了這裡以後,我就開始明白,一方面是工作本身就要求自己變得更專業,如我要做救災標準培訓,真的要下了不少苦功去鑽研,才能稍為自信地站在夥伴面前講課,而我所講的也是有同事們的實際工作支撐,同事們累積的經驗和一起追求改進和反思的精神,也讓同事們在這氛圍成長。

最後,我也很喜歡這裡的工作環境和空間,讓同事在工作與生活之間保持良好平衡,我在這裡完成兩年的碩士課程、三年的神學課程、陪著小孩從幼兒班到現在升小四,樂施會給我足夠的空間發展自己和照顧家人,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全情投入工作。

跟台灣人道救援工作同仁培訓和交流。(後排右一為筆者)

跟台灣人道救援工作同仁培訓和交流。(後排右一為筆者)

下了不少苦功去鑽研,我才能稍為自信地站在夥伴面前做救災標準培訓。

下了不少苦功去鑽研,我才能稍為自信地站在夥伴面前做救災標準培訓。

在這裡我特別要感謝內地的同事,每次到訪國內的辦事室,同事們都像家人一樣互相慰問,晚上一起邊吃著當地美食,一起聚舊,感謝大家讓我每次出差都感到溫暖﹗去年毅行者,我有幸可以成為貴陽隊和北京廣東隊的支援團隊,你們不停說感謝我,其實我心裡面倒是很感謝您們讓我經歷那個晚上,讓我從心感覺到,大家是一起的,原來走毅行的不單是你們,作為支援的團隊也是跟你們一起走,我很喜歡大家一條心的感覺﹗謝謝光青、楊老師、阿曾、劉師、錦豪、李妍﹗

每次和夥伴、村民交流,我也獲益良多。

每次和夥伴、村民交流,我也獲益良多。

筆者和前國際樂施會人道救援總監一同視察內地救災現場。

筆者和前國際樂施會人道救援總監一同視察內地救災現場。

同時,也感謝香港的同事們,我們工餘一起搞音樂、踢足球比賽、參加康文杯籃球賽,不計得失大家一條心把去完成一件事,永遠記著康文杯我們得過的3分(對方比數就不用說了),足球比賽裡我們前兩場0進球和0失球的紀錄,還有歷史性的午間音樂會,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回憶﹗

和同事一起踢足球,是一快事!(右二為筆者)

和同事一起踢足球,是一快事!(右二為筆者)

歷史性的午間音樂會。(右二為筆者)

歷史性的午間音樂會。(右二為筆者)

之後我會到另一個國際機構負責國內和國際項目還有籌募的工作,希望我們在不同地方懷著一顆愛貧窮人的心,一起走下去﹗

文忠